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对A股市场需要避免“群体性认知误区”进行了多次强调,为什么要三番五次强调这个问题?因为全球股权资本争夺的激烈程度前所未有。大家都该知道,股权资本是一个国家的“创新资本”的核心,为什么?第一,在所有不同属性资本中,唯有股权资本是高风险偏好、面向未来投资的资本,科技创新依托股权资本先行;第二,股票市场为高科技投资提供了估值参照,只有股票市场对高科技企业给予认同和合理估值,投资者和创业者才能更好达成批量股权投资的价格共识,所以,二级市场往往是股权的价格“温度计”。
正因如此,只有股权资本更加厚实,高质量发展才会有坚实的基础。所以,发达国家一般不会压抑股票市场,尤其是现在,维系股权资本市场的活跃和稳定,早已成为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科技经济战略的不二选择。毫无疑问,当今世界,经济争夺已不再是规模竞争,而是高科技和高科技应用的竞争,在此大背景下,有什么理由不在意本国股票市场的行情演变?
但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专业机构不专业的言论,给A股市场带来了很大的不良影响。比如,构建了人民币贬值和股市下跌的“错误关系”。
(资料图)
为什么错?通常而言,高利率不利于股市上涨,低利率则有利于股市上涨,这个关系基于低利率有利于上市公司降低信贷成本。所以,原本低利率的金融环境应当有利于股市向上发展。但是,一些机构却把低利率环境下人民币存在贬值压力当成股市应当下跌的理由。
这会带来两个恶劣的市场效应:第一,把A股市场与外资跨境流动联系在一起,这实际是把资本定价交予外资,让A股市场被“北向资金”的流动所左右;第二,这将带给A股市场背离经济常识或称“两头堵”的市场效应,利率上涨股市该跌,利率下降股市还是该跌,股市还有好日子过吗?
难怪投资者抱怨,A股市场对境外市场总是跟跌不跟涨。这其中是否存在证券机构不专业的原因?应当高度警惕“经济舆论陷阱”,认真对待自己的言论,想想它是在强化、还是在弱化A股市场,看看它是否有利于中国参与全球股权资本争夺。
最近,日经225走势创出1990年以来新高。什么概念?那是日本“泡沫经济”最严重时期的股市表现。为什么日本股市这么牛?现在我们摆出一张图,它说的是黑田东彦出任日本央行行长之后,美元兑日元汇率和日经225指数的走势。这张图显示了黑田东彦暴力执行“安倍经济学”,将日元基准利率放置负值之后日本股市走势。不错,超低利率导致日元大幅贬值,而股市因此而一路高歌。这是不是“泡沫”?当然有此韵味,但其另一方面的效果则是日本制造业、高科技产业的不断复苏。
应当看到,日本用地缘政治换取美国给予的宽松经济环境,这一策略正在日本本土发挥重要作用。
很多人认为,日本股市这样的上涨是“泡沫”。但我们应该看到,日本曾经深受“泡沫经济”之害,难道现在还要搞泡沫经济?其实,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上世纪80年代发生在日本的“泡沫”是“真泡沫”,因为那时的股市上涨是靠房地产价格推动,而日本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却在“金融短期化”的过程中,走向“空心化”。
日本经济当年到底是怎么回事?这里同样隐含着“群体性认知错误”。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引爆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舆论引导我们只去看房地产泡沫、股市泡沫给日本经济带来的严重危害,之后又关注到“广场协议”要求日元升值。但事实如何?其实,所谓“广场协议”实际是依据“华盛顿共识”所给出的一揽子协议,其中包括资本市场的开放、利率市场化安排、汇率自由浮动等等。正是这一安排,日本当年各专业银行所提供的、动辄10年到30年、适宜实体经济发展的长期信贷市场彻底崩溃,实业资本大规模流向东南亚其他经济体。
我们曾经论述过很多次,如果只是遵从金融资本的意志和安排,金融必然走向短期化。日本也不例外,一方面是金融短期化,另一方面是长期贷款无法回收,结果是流动性危机,就是大规模的金融“暴雷”,而失去金融支持的实体经济和制造业进一步垮塌,经济“空心化”加剧。
但现在不一样了。日本股市这轮上涨和美国类似,都是科技股在发力,是实体经济再回归的重要信号。而整个过程,受到了政府超级宽松货币的支持。所谓超级宽松货币,不只是数量问题,更是期限问题。日本央行通过收购长期国债、长期企业债、甚至直接收购股市ETF向市场注入了海量长期资本,而日元汇率的贬值,更可以有效支持商品出口,有利于日本争夺国际市场。
这一系列的经济问题特别值得中国经济和金融业界深思,至少不能允许金融背道而驰。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上一篇:国企领导出差带“小三”逛街?中央巡视组回应:将督促查实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发布时间:2023-06-07
发布时间:2023-06-07
发布时间:2023-06-07
发布时间:2023-06-07
发布时间:2023-06-07
发布时间:2023-06-07
发布时间:2023-06-07
发布时间:2023-06-07
发布时间:2023-06-07
发布时间:2023-06-07
Copyright © 2015-2023 京津冀经济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12 联系邮箱:434 922 62 @qq.com